什么是微生物檢驗員?
微生物檢驗員怎么獲取?企業怎么獲取微生物檢驗員證書?
1、樣品的運送 —注意防污染、防散漏、防變質
防護包裝:液體防漏、冷凍食品防融,一般用減震材料(泡沫材料)和隔熱箱(內裝干冰以維持3罐,可以以每配料罐或滅菌鍋為一批。
三、微生物檢驗員證書培訓內容
1.檢驗的化學基礎;
2.實驗室安全知識;
3.實驗室常用儀器講解;
4.檢驗技術及微生物檢驗技術,大腸桿菌,菌落總數,無菌、藥典、霉菌、酵母菌、金色葡萄球菌,志賀氏菌、溶血性鏈球菌、綠膿桿菌等菌種的實操視頻。
四、微生物檢驗員證書培訓相關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的指標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的指標:細菌菌落總數是反映食品的新鮮度、被細菌污染的程度及在加工過程中細菌繁殖動態的一項指標,是判斷食品衛生質量的重要依據。
2.大腸菌群數:大腸菌群是腸道中普遍存在且數量最多的一群細菌,常將其作為人畜糞便污染的指標,也是評價食品衛生質量的重要依據。
3.致病菌:致病菌的種類繁多、特性各異,一般根據不同食品或不同場合選擇不同的致病菌進行檢驗。
當某種病流行時,則有必要選檢引起該病的病原菌
4、有些霉菌也會產生毒素,從而引起疾病,故也要根據具體情況對霉菌進行檢驗, 如:黃曲霉菌代謝產生的
黃曲霉毒素能誘發肝癌。
五、微生物檢驗員證書相關
方法:濾膜、材質、過濾等相關要求。 操作注意:避免微生物受損,降低檢出。 取相當于1g或1ml供試品的供試液lml直接過濾,或加至 100ml稀釋劑中,混勻,過濾。用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 沖液或其它適宜的沖洗液沖洗濾膜,沖洗方法和沖洗量同"方 法的驗證"。沖洗后取出濾膜,菌面朝上貼于營養瓊脂培養基 或玫瑰紅鈉瓊脂培養基或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瓊脂培養基平板 上培養。每種培養基至少制備一張濾膜。
菌數報告規則:以相當于1g或1ml供試品的菌落數報告;若濾膜上無菌落生長,以<1報告菌數(每張濾膜過濾1g或1ml供試品),或乘以稀釋倍數的值報告菌數。
采樣的要求 :1、嚴格遵守樣品采集的操作規程。
2、所采樣品必須具有代表性。
3、采樣操作要防止污染,防止變質、損壞、丟失。
4、不得加入防腐劑、固定劑等。
5、樣品采集和現場測定必須有二人以上參加 。
食品微生物檢驗的采樣方法
國際食品微生物規格委員會(ICMSF)取樣方案;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取樣方案;
世界糧農組織(FAO)取樣方案;
我國的食品取樣方案。
原則: 能采取完整包裝的樣品就不拆開取樣,必須拆開包裝取樣的應按無菌操作進行取樣.
)液體樣品采樣方法
生產工序監測采樣:車間空氣采樣:將5個直徑90mm的普通瓊脂平板分別置于車間的四角和中部,打開平皿蓋5min,然后蓋蓋送檢。
食物中毒微生物檢驗的取樣
可疑中毒源食品餐具
病人的嘔吐物
糞便或血液
糞便或血液
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檢驗的取樣
當懷疑某一動物產品可能帶來人畜共患病病原體時,應結合畜禽傳染病學的基礎知識,采取病原體最集中、最易檢出的組織或體液送檢驗室檢驗。
品嘗宗旨:觀其色→聞其香→品其味→寫評價 注意事項: 疲勞適應:如長時間持續一種刺激,則味覺及嗅覺都會變弱,導致知覺喪失的現象。 防止方法:1)限制每日品嘗的樣品數量;2)連續實驗時,應先進行不易引起疲勞的實驗;3)在判斷樣品的間隙應安排休息時間 對比效應:在味覺中第一種味使得第二種味變得更強或更弱一些的現象稱為對比效應。如先嘗一下淡鹽水,然后再嘗砂糖溶液就會感到更甜。 防止方法:漱口 變調效應:先吃食品的味使后吃食品的味發生變化的現象稱為變調效應。如嘗了鹽水后就是嘗普通沒有任何甜味的水也會感到甜。 防止方法:品嘗后應漱口,然后再進行下一次品嘗。
根據天平的構造原理,又把天平分為機械天平和電子天平。 電子天平稱量原理:電磁力平衡原理。 稱量方法 直接稱量法:直接將物品放入天平進行稱量。 固定稱量法:在天平上稱出容器質量,清零后在容器中加入所需質量的樣品。 減量稱量法:先稱取裝有試樣的稱量瓶的質量,再稱取倒出部分試樣后稱量瓶的質量,二者之差即為試樣的質量。
天平的使用規則 天平室溫度應保持穩定,室溫應在15-30℃之間,濕度保持在55%-75%之間。 天平室要注意清潔、防塵。周圍無震動和無強磁場。 天平接通電源后需要預熱半小時以上,才能進行正式稱量。 使用前檢查天平是否水平,調整水平。 天平載重不得超過最大負荷。 揮發性、腐蝕性、吸潮性的物體必須放在加蓋的容器中稱量(液體樣品稱量時也應加蓋)。 不得將過熱或過冷的物體放在天平上稱量。 天平罩內應放硅膠干燥劑,并及時更換。 稱量時待顯示穩定的零點后,將物品放到稱盤上,關上防風門。顯示穩定后讀取稱量值。 取放物品須輕緩。
微生物檢驗員證書
關閉
微生物檢驗員
食品化學微生物實驗室
醫療器械行業申請GMP
化妝品行業
1.企業主管食品質量、安全標準及監督管理工作崗位的人員、食品生產企業、經銷單位、質量監督部門、衛生檢驗部門及有關科研、管理部門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檢驗人員。
更新時間:2024/10/27 9: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