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2020版《中國藥典》醫療器械無菌微生物檢驗員
Ⅱ 、Ⅲ類醫療器械企業無菌檢 (化) 驗人員,醫用口罩檢驗人員;體 外診斷試劑企業微生物檢驗員,潔凈環境檢測人員等。根據《醫療器 械生產企業許可證現場審查標準》和《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監督檢查計 劃》,每個企業應有 2 名以上專職檢驗人員。
一次性使用無菌注射器——定義
公稱容量 由制造廠標示的注射器容量。例如1 mL,5 mL。 刻度容量 當活塞的基準線軸向移動一個或幾個給定的刻度間隔時,從注射器中排出的溫度為20℃±5℃的水的體積。
總刻度容量 從零刻度線到最遠刻度線之間的注射器容量。總刻度容量可以等于或大于公稱容量。 最大可用容量 當活塞拉開至最遠端的功能位置時,注射器的容量。 基準線 活塞末端,用以確定與注射器任何刻度讀數相應容量的環行線。
物理基本操作——滑動性能
原理 如右圖所示的力學測試儀用于移動注射器的芯桿,抽吸或排出水,同時記錄施加的力和芯桿的運動。
裝置和溶液 力學測試儀:可測量和連續記錄力的大小,精度為全刻度的1%,能固定被測注射器。 水槽:與大氣相通,其中與被測注射器連接的導管內徑為2.7 mm±0.1 mm。 溶液:水
身密合性 將注射器吸入公稱容量的水,用下表規定的軸向壓力及側向力,對芯桿作用30s,外套與活塞接觸的部位不得有漏液現象。 在88 kPa負壓作用下保持60 s±5 s,外套與活塞接觸部位不得產生漏氣現象,且活塞與芯桿不得脫離。
一、無菌檢驗員培訓目的
1. 醫療器械口罩防護用品行業標準微生物檢驗方法;
2. 產品的無菌檢驗方法、培養基適用性檢查及產品方法適用性試驗;
3. 初始污染菌檢驗方法、計數培養基適用性檢查及產品修正系數;
4.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驗及所有培養基適用性檢查;
5. 潔凈間監測方法及問題解析;
6. 不同供試品的制備方法;
7. 實驗所有菌種保藏、管理、傳代和使用技術;
分離力 在規定的條件下裝配,然后在背離圓錐接頭裝配方向,施加25 N的軸向力,二者不得分離。
分離力的試驗方法 同漏液試驗的裝配方法進行裝配。 在背離裝置的方向上施加25 N的軸向力,其速率大約為10 N/s,保持10 s。
應力開裂 在規定的條件下試驗,圓錐接頭不得有應力開裂現象。 注意:用于圓錐接頭的材料在任何環境中使用時都應具有抗應力開裂的性能(例如接觸酒精時)。
應力開裂的試驗方法 將被測圓錐接頭與一鋼制的外圓錐或內標準接頭連接,標準接頭尺寸應符合圖4或圖5的規定,連接雙方都必須干燥。裝配時施加27.5N的軸向力,保持5s,同時以不超過0.1N·m 的扭矩進行扭轉,旋轉角不超過90°。 除上述的通用設備,將已組裝的接頭在20℃ ±5 ℃下放置48 h。 對一次性使用無菌注射針,將已裝配的接頭在20 ℃ ±5 ℃下放置24 h。
二、無菌檢驗員培訓內容
1 、微生物基礎知識
1) 檢測實驗用培養基配制、滅菌;培養基、器具滅菌等相關問題詳講;
2) 查看大腸、銅綠、金葡各種培養基生長情況,三種菌劃平板
3) 供試液制備、細菌菌落、初始污染菌檢測;
4) 生產人員手、臺面、工作服菌落計數實驗操作;
5) 大腸桿菌檢測、綠膿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檢測方法、操作步驟;
醫療器械培訓計劃
1.供方必須具有工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且具有有效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或《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
2.采購的產品必須具有有效的《醫療器械注冊證》,同時該產品必須是在供方《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或《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的產品范圍內。
3.首次經營的品種應建立質量審核制度。質量審核包括索取產品技術標準、質量檢驗報告書,必要時對產品和企業質量體系進行考察,簽訂質量保證協議等,并建立檔案。
醫療器械采購記錄(此記錄表為A4紙橫用)
日期
供貨單位
數量
產品名稱
規格型號
生產/經營許可證號
營業執照號
注冊證號
滅菌批號
產品效期
經辦人簽字
負責人簽字
質檢員簽字
二、醫療器械進貨檢驗制度
制度內容的基本要求:
1.驗收人員必須嚴格依據有關標準及購貨合同對購入產品進行逐批檢查驗收,各項檢查要完整、規范,并且要有記錄。驗收合格,驗收人員應在醫療器械入庫憑證上簽章。
2.查驗項目應包括:
1)產品的名稱、規格型號、數量等基本信息是否與進貨票據一致;
2)產品外包裝是否符合有關標準的要求,是否完好;
3)標識是否清楚、完整;
4)進口醫療器械應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
5)需特殊管理的產品:骨科植入醫療器械、填充材料、植入性醫療器械、嬰兒培養箱及角膜塑形鏡,按國家有關規定及相關標準進行檢驗并記錄;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器械按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資格認可實施細則(暫行)》及本書中《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器械進貨檢驗控制程序》執行;
6)相關法規或購貨合同規定的其它要求。
3.檢驗記錄內容包括:產品名稱、生產單位、供貨單位、規格型號、生產日期、出廠編號、檢驗依據、檢驗項目、檢驗結果、檢驗日期、檢驗人。
4.檢驗記錄應保存至產品有效期或使用期限過后一年以上。
醫療器械進貨檢驗記錄(此記錄表為A4紙橫用)
購進日期
供貨單位
產品名稱
購進數量
規格型號
生產日期
出產編號
檢驗項目及結果
檢驗人員
外觀
包裝
標識
其他
三、無菌檢驗員培訓價格
初級1400元,中級1600元,高級1800元。
四、無菌檢驗員聯系老師
崔老師 1 8 5 2 0 4 5 7 6 6 0
無菌醫療器械實施細則
(一)主要內容(1+x )
v 通用要求 (1 )
適應于所有醫療器械, 包括無菌醫療器械
v 專用要求 (x )
僅適應于無菌醫療器械
v 生產環境(潔凈區及其控制)
v 工藝用水和工藝用氣
v 潔凈區內設備和設施
v 滅菌及其確認或無菌加工
v 其他要求: 初包裝、動物源性材料、菌檢、
留樣等
貫串無菌醫療器械專用要求的
一條主線就是
最大程度地控制和降低污染
(主要是微粒污染和微生物污染)
(二)無菌醫療器械實施細則
文本結構
v 第一章 總則
v 第二章 管理職責
v 第三章 資源管理
人力資源、基礎設施
生產環境 ( 潔凈區 ) 要求
工藝用水和工藝用氣要求
v 第四章 文件與記錄
v 第五章 設計和開發
v 第六章 采購
v 動物源材料、初包裝要求
v 第七章 生產管理
產品實現的過程控制
潔凈區內設備設施要求
滅菌過程要求
無菌加工
v 第八章 監視和測量
v 菌檢 、 留樣
v 第九章 銷售和服務
v 第十章 不合格品控制
v 第十一章 顧客投訴和不良事 件監測
v 第十二章 分析和改進
v 第十三章 附則
術語、適應范圍、執行相關法規和標準、不涉及條款
3 、無菌基礎知識
1) 無菌檢查兩種實驗方法:直接接種法、薄膜過濾法
2)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測實驗
3) 查看斜面實驗結果;
4) 實驗總結;修正系數講解;培養基靈敏度;產品方法適用性實驗;
5) 菌種傳代與保存;
6) 微粒污染;潔凈環境監測。
使用非標準規定的滅菌方法, 要分析和提供該滅菌方法是 否有科學依據,設備有無醫 療器械注冊證或相關允許上 市的證明,并對滅菌過程進 行了確認
在日常控 制中要執 行對人員 培訓、產 品和包裝 條件、滅 菌設備、 滅菌工藝 設定、常 規工藝控 制和產品 放行等要求.
滅菌是無菌醫療器械生產中的一個十 分重要的生產過程,企業必須高度重 視,嚴格控制。有條件的企業應當建 立自己的滅菌手段;若委托滅菌,企 業仍然需要按照國家標準的規定對滅 菌過程進行確認。輻射滅菌,一般是 借用外領域的設施,不可能為醫療器 械所專用,是否適合某產品,一定要 確認。滅菌過程的確認可以和受受托 方一起進行,企業必須參入這項工作, 并對滅菌過程確認報告和/ 或記錄進行評審。
未滅菌和已滅菌產品必須嚴格分 開,適用時應 " 使用可區分已滅 菌處理物品和未經滅菌處理物品 的系統 " 。 生物指示應符合國家相關管理部 門的規定( 衛生許可批件
醫療器械驗收管理制度
首先,醫療器械驗收工作應在與其儲存條件相符的待驗區或合適的區域進行,驗收人員應根據原始憑證,對購進的每一個醫療器械品種進行逐批、逐次的驗收。進行驗收時應核對醫療器械的生產廠商、供貨單位、品名、劑型、規格、包裝規格、數量、批準文號、生產日期、生產批號、有效期等是否與單據相符;醫療器械外觀性狀的色澤、是否發霉異物、包裝有無破損等,醫療器械包裝標識、標簽、說明書是否符合要求;醫療器械外包裝上必須標明產品注冊證書編號,每批醫療器械應當有加蓋企業印章的檢驗合格證和產品注冊證書及注冊證書登記表的復印件
其次,驗收人員在驗收醫療器械時應做好驗收記錄,并簽字保存備查。驗收記錄應記載供貨單位、生產廠商、數量、到貨日期、產品名稱、規格、產品注冊證號、生產批號、有效期、質量狀況、驗收結論和驗收人員簽名等項內容。 驗收記錄應保存至超過醫療器械有效期2年。驗收工作中發現質量有疑問或資料不全、手續不清的醫療器械,應予以拒收,并按規定進行處理。 驗收合格可入庫的醫療器械,驗收人員應與倉庫保管員辦理交接手續;由保管員根據驗收結論和驗收員的簽章將醫療器械放置于相應的庫區,并做好記錄
2020版《中國藥典》醫療器械無菌微生物檢驗員
關閉
1. 醫療器械口罩防護用品行業標準微生物檢驗方法;
2. 產品的無菌檢驗方法、培養基適用性檢查及產品方法適用性試驗;
3. 初始污染菌檢驗方法、計數培養基適用性檢查及產品修正系數;
4.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驗及所有培養基適用性檢查;
5. 潔凈間監測方法及問題解析;
6. 不同供試品的制備方法;
7. 實驗所有菌種保藏、管理、傳代和使用技術;
Ⅱ 、Ⅲ類醫療器械企業無菌檢 (化) 驗人員,醫用口罩檢驗人員;體 外診斷試劑企業微生物檢驗員,潔凈環境檢測人員等。根據《醫療器 械生產企業許可證現場審查標準》和《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監督檢查計 劃》,每個企業應有 2 名以上專職檢驗人員。
更新時間:2024/10/27 9: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