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2020版《中國藥典》醫療器械無菌微生物檢驗員
Ⅱ 、Ⅲ類醫療器械企業無菌檢 (化) 驗人員,醫用口罩檢驗人員;體 外診斷試劑企業微生物檢驗員,潔凈環境檢測人員等。根據《醫療器 械生產企業許可證現場審查標準》和《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監督檢查計 劃》,每個企業應有 2 名以上專職檢驗人員。
批檢驗記錄 第五十條 每批(臺)產品均應當有檢驗記錄,并滿足可追溯的要求。檢驗記錄應當包括進貨檢驗、過程檢驗和產品檢驗的檢驗記錄、檢驗報告或證書等。
銷售與售后服務 第六十五條 由使用單位或者其他企業進行安裝、維修的,生產企業應當提供安裝要求、標準和維修零部件、資料、密碼等,并進行指導。 不良事件監測、分析和改進 第七十八條 生產企業應當定期開展管理評審,對質量管理體系進行評價和審核,以確定其持續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第一條 為保障醫療器械安全、有效,規范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根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50號)、《醫療器械生產監督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7號),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 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以下簡稱企業)在醫療器械設計開發、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等過程中應當遵守本規范的要求。 適用范圍?刪減條款?不適用條款?(質量手冊)
第三條 企業應當按照本規范的要求,結合產品特點,建立健全與所生產醫療器械相適應的質量管理體系,并保證其有效運行。 產品情況+企業特點+法規標準(體系文件框架) 第四條 企業應當將風險管理貫穿于設計開發、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等全過程,所采取的措施應當與產品存在的風險相適應。 產品生命周期 動態管理 團隊協作
一、無菌檢驗員培訓目的
1. 醫療器械口罩防護用品行業標準微生物檢驗方法;
2. 產品的無菌檢驗方法、培養基適用性檢查及產品方法適用性試驗;
3. 初始污染菌檢驗方法、計數培養基適用性檢查及產品修正系數;
4.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驗及所有培養基適用性檢查;
5. 潔凈間監測方法及問題解析;
6. 不同供試品的制備方法;
7. 實驗所有菌種保藏、管理、傳代和使用技術;
使用單位監管出現缺陷的原因
客觀原因 :一、使用環節監管法規不完善 目前,雖然《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適用范圍涵蓋了醫療器械的研制、生產、經營、使用各環節,但《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中涉及使用環節的監管條款僅有第26、27、28條,處罰條款有第42、43、44條,難以滿足監管需求。衛生部于2010年出臺了《醫療器械臨床使用安全管理規范(試行)》,要求醫療機構規范醫療器械從采購配置、使用到退出的質量安全管理,但《醫療器械臨床使用安全管理規范(試行)》中涉及的醫療器械使用監管條款依然比較粗獷,缺少相應的實施細則。總體來講,我國醫療器械使用監管的法律法規在可操作性方面還是比較欠缺的,導致相關監管工作難以到位。
二、技術支撐力度不足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依法管理的計量器具目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明細目錄》的規定,技術監督部門對目錄內在用醫療器械的計量指標要進行定期強制檢測,但只涉及所檢測醫療器械的部分安全有效性能,而不是全部的安全有效性能。同時,全國具備醫療器械檢測條件的醫療器械檢測中心不多,絕大多數基層檢測部門不具備檢驗檢測能力,沒有建立起一套從生產到流通到使用環節的行之有效的檢測模式。因此,我國醫療器械使用監管大都停留在控制產品的合法性這個層面上,無法實時、準確掌握這些醫療器械的質量狀況。
三、不良事件報告制度缺乏有效落實 我國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和再評價工作開展比較緩慢,直到2008年12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才頒布實施了《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和再評價管理辦法(試行)》,對全國和各省(區、市)行政區域內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和再評價工作的主要職責以及全國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和再評價技術工作作出了明確規定,但遺憾的是未制定與《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和再評價管理辦法(試行)》相關的實施細則,尤其缺乏對醫療器械不良事件不報告應承擔責任的確認。此外,從國家到地方,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機構均掛靠在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下,部分省級以下監測機構沒有配置專職人員,導致不良事件監測和再評價工作無法有效開展,從而對醫療器械上市后存在的風險評估不深入、不全面,難以保證公眾用械安全有效。
主觀原因:一是醫療機構采購制度不健全,采購人員的疏忽,給不法供應商提供了機會; 二是采購人員忽視審查供應商及產品的合法性; 三是醫療器械銷售利潤空間的誘惑,存在不正當競爭行為。
二、無菌檢驗員培訓內容
1 、微生物基礎知識
1) 檢測實驗用培養基配制、滅菌;培養基、器具滅菌等相關問題詳講;
2) 查看大腸、銅綠、金葡各種培養基生長情況,三種菌劃平板
3) 供試液制備、細菌菌落、初始污染菌檢測;
4) 生產人員手、臺面、工作服菌落計數實驗操作;
5) 大腸桿菌檢測、綠膿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檢測方法、操作步驟;
GB18457-2001 制造醫療機械用不銹鋼針管——耐腐蝕性
要求 按下述試驗方法試驗時,針管浸泡的部位不得有腐蝕痕跡。
原理 將針管的部分在氯化鈉溶液中浸泡規定時間后,將浸泡的部位與未浸泡部位比較,用目力觀察腐蝕痕跡。 儀器和試劑 用符合GB 6682-1992標準中3級水要求的蒸餾水或去離子水。配置c(NaCl)=0.5 mol/L(分析純試劑)溶液。 選擇合適的實驗室用硼硅酸鹽玻璃器皿。
試驗程序 將一支針管放入盛有23 ℃±2 ℃的氯化鈉溶液的玻璃器皿中,使針管的一半長度侵入溶液中。并保持溶液和針管在23 ℃±2 ℃放置7 h ±5 min。取出針管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漂洗并干燥,用正常視力或矯正視力對浸泡和未浸泡部位觀察比較,有否浸泡而導致的腐蝕痕跡。
三、無菌檢驗員培訓價格
初級1400元,中級1600元,高級1800元。
四、無菌檢驗員聯系老師
崔老師 1 8 5 2 0 4 5 7 6 6 0
飲用水: 主要用于設備冷卻、某些零部件、工位器 具粗洗等;
v 純化水:主要用于零部件的清洗或半精洗、生產工 藝用冷卻水、工位器具清洗、潔凈室、工作臺面清 洗、消毒液配制等;
v 注射用水:主要用于與藥液直接接觸的零配件的末 道清洗、產品配料用水、儲水器清洗等;
常用的水處理方法
v 1. 陰陽離子交換
v 2. 反滲透(RO)
v 3. 超濾(UF)
v 4. 電滲析
v 5. 電去離子(EDI )
v 6. 蒸餾
其中: 純化水一般用1 、2 、其中: 純化水一般用1 、2 、3 、4 、5 或其組合
注射用水一般用2 、 3 、 6
工藝用水的管理
工藝用水管理 規定
工藝用水的儲罐和輸送管道
材料
v 不銹鋼或其他無毒材料
儲罐和輸送管道清洗、消毒
v 定期清洗、消毒
工藝用水的制 備、檢驗、儲 存,制水系統 驗證、水質監 控等 清洗、消毒要 規定具體方式、 方法和期限, 應特別注意管 道的設計和安 裝應有一定傾 斜度、避免死 角和管,解 決管道清洗和 消毒后殘液有 效的去除問題
3 、無菌基礎知識
1) 無菌檢查兩種實驗方法:直接接種法、薄膜過濾法
2)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測實驗
3) 查看斜面實驗結果;
4) 實驗總結;修正系數講解;培養基靈敏度;產品方法適用性實驗;
5) 菌種傳代與保存;
6) 微粒污染;潔凈環境監測。
YY0330-2002 醫用脫脂棉——吸水時間
試驗方法 分別稱取三個試驗筐的重量,在同批樣品三個不同位置各取5g試樣,分別松散放入三個試驗筐中,將試驗筐從距燒杯(已經盛滿20℃水、直徑為11cm-12cm)水面10mm處釋放,試驗筐底部接觸水面時開始計時,試樣完全沉入水面時記錄終止時間。
結果與判定 三個試驗筐測試結果的平均值即為吸水時間。該吸水時間不大于10s,判定該項合格;反之判定不合格。
儀器與用具 精度為0.1g的天平、秒表、試驗筐(同吸水時間裝置)、燒杯、試驗器皿。 試驗方法 在吸水時間試驗后,將試驗筐從水中取出,停留30s,放入預先稱重的試驗皿中稱重。
按以下公式進行計算: 吸水量= 式中: 吸水量-----每克試樣的吸水量,g; W1---吸水前樣品重+試驗筐重+試驗器皿重,g; W2---吸水后樣品重+試驗筐重+試驗器皿重,g。 分別計算三次測量結果的吸水量,其平均值為每克試樣的吸水量。結果不少于23g,判定該項合格;反之判定不合格。
關于醫療器械標準,我們可以劃分為兩類,一類 是檢驗標準,包括產品標準和試驗方法標準,另 一類是管理標準,像YY0287 (ISO13485 )體系、 YY/T0316 (ISO14791 )風險分析、YY0279 (ISO14155 )臨床調查等,這些標準的特點是:1. 器械生產行為 。2. 具有很廣泛覆蓋面和 適用性。3. 很少有量化指標。多是根據企業是否按 去做,來判定是 " 符合 " 還是 " 不符合 " 。 4. 性。是全世界醫療器械范圍內的生產、管理 專家的集體智慧與經驗的總結。5. 國際性。大部是 由ISO 標準轉化而來。 因此這類標準與行政法規有良好的相容關系。有 些行政法規是在借鑒這些標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 ,有些標準則是為了配合現行法規的要求而制 定的。也可以這么說,這些標準就為本 《 規范 》 的實施提供了指南。
一次性輸液器——概念
簡介
一種主要用于靜脈輸液的經過無菌處理的、建立 靜脈與藥液之間通道的常見的一次性的醫療耗材
。
v 工作原理
在大氣壓力作用下,瓶內液體流入較細的輸液軟 管形成水柱,當水柱壓力大于靜脈壓時,瓶內的 流入靜脈。
二、一次性輸液器——概念
2020版《中國藥典》醫療器械無菌微生物檢驗員
關閉
1. 醫療器械口罩防護用品行業標準微生物檢驗方法;
2. 產品的無菌檢驗方法、培養基適用性檢查及產品方法適用性試驗;
3. 初始污染菌檢驗方法、計數培養基適用性檢查及產品修正系數;
4.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驗及所有培養基適用性檢查;
5. 潔凈間監測方法及問題解析;
6. 不同供試品的制備方法;
7. 實驗所有菌種保藏、管理、傳代和使用技術;
Ⅱ 、Ⅲ類醫療器械企業無菌檢 (化) 驗人員,醫用口罩檢驗人員;體 外診斷試劑企業微生物檢驗員,潔凈環境檢測人員等。根據《醫療器 械生產企業許可證現場審查標準》和《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監督檢查計 劃》,每個企業應有 2 名以上專職檢驗人員。
更新時間:2024/9/20 20: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