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安康食品安全員/食品安全管理師/食品安全總監證書培訓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下稱《規定》),進一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相關規定,督促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強化企業主要負責人食品安全責任,規范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行為。
什么是食品安全管理
食品安全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
1.檢查食品加工供應過程中各工序、各環節的食品安全狀況,制止并糾正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行為。
2.檢查硬件設施是否正常運轉和保持完好、清潔。
3.組織開展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法律和知識的培訓。
4.組織從業人員進行健康檢查和每日健康報告,督促患病人員調離。
5.開展食品檢驗(重點是監控食品加工過程)
一、食品安全員/食品安全管理師/食品安全總監培訓
填寫報名表,付款,培訓,考核
二、食品安全員/食品安全管理師/食品安全總監培訓對象
凡從事農副產品、糧油及制品、乳制品、酒類、飲料、罐頭、肉類及制品,調味品、食品添加劑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主管食品研發、采購、質量、實驗室檢測、安全標準、法律法規及餐飲業集體用餐單位負責人、 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品安全負責人、 大專中小院校托幼后勤食品安全分管領導, 流通監督管理工作人員等。
三、食品安全員/食品安全管理師/食品安全總監培訓內容
1、食品安全知識
2、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食品生產安全管理要求:食品安全各環節的管理、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
3、餐飲食品安全
4、食源性疾病的預防與處置
5、標簽
GMP于1969年由美國FDA發布的,GMP規定了在食品加工、儲藏和分配等各個工序中所要求的操作、管理和控制規范。GMP實際上也是一種風險管理的措施。
風險信息交流
風險信息交流:在風險評估者、風險管理者、消費者以及其他相關團體之間就風險的有關信息和意見進行相互的交流。
為了確保風險管理政策能夠將食源性風險減小到最低限度,風險交流貫穿整個過程。通過風險交流所提供的一種綜合考慮所有相關信息和數據的方法,為風險評估過程中應用某項決定及相應的政策措施提供指導,在風險管理者和分析評估者之間,以及他們與其他各方之間保持公開的交流,以改善決策的透明度,提高對各種結果的可能的接受能力。
四、食品安全員/食品安全管理師/食品安全總監培訓
七、臨近保質期食品管理制度。 1、本單位加強對臨近保質期食品的管理,杜絕過期食品上柜銷售。 臨近保質期食品標準如下:(一)保質期在一年以上的(含一年,下同),期滿之日前45天; (二)保質期在半年以上不足一年的,期滿之日前20天; (三)保質期在90天以上不足半年的,期滿之日前15天; (四)保質期在30天以上不足90天的,期滿之日前10天; (五)保質期在16天以上不足30天的,期滿之日前5天; (六)保質期在3天以上少于15天的,期滿之日前2天。 2、在經營場所醒目位置公示食品臨近保質期標準,在醒目位置提醒消費者注意查看食品生產日期、保質期和有效日期。 建立臨近保質期食品專區或專柜,并在醒目位置標明"臨近保質期食品專區(柜)","請在保質期內食用完畢"字樣. 3、將正常食品與臨近保質期食品捆綁銷售的,或者將臨近保質期食品作為贈品的,要在該臨近保質期食品上粘貼"臨近保質期食品"標簽等方式,向消費者作出醒目的提示或告知,并不得隱藏該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4、對于現場制售及廠家配送的涼拌菜、散裝熟肉制品、糕點(無餡料的熱加工產品除外)等易腐爛變質的食品,做到當天生產、當天銷售; 當天未售出的不再進行銷售. 5、現場制售食品的原料、成品以及散裝食品應每批次標明入庫日期和保質期限,出庫銷售應先進先出。 倉庫區域要設立明顯的退換貨區域并加貼醒目標簽,防止和正常食品混淆,防止員工誤將過期食品上架銷售。 6、建立營業場所臨近保質期食品定時、定人、包片的日常清查制度。 定期檢查庫存和待銷售食品,發現食品臨近保質期時,應及時轉至臨近保質期食品專區或專柜。
五、食品安全員/食品安全管理師/食品安全總監培訓
2、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是能產生腸毒素的葡萄球菌,其中以金黃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強,不耐熱,耐干燥和低溫。 是最常見的化膿性球菌,是醫院交叉感染的重要來源。化膿性乳腺炎奶牛產的奶不能飲用。
在我國引起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中毒
的食物多為乳及乳制品、剩飯、涼糕。
3、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
家庭自制的在厭氧條件和食鹽濃度低的加工食品如臭豆腐、豆醬、面醬、豆豉等,其次為肉類和罐頭食品。中毒原因主要是食品在食用前未進行徹底的加熱處理。
4、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該菌的檢出率為帶魚41.2%——95.4%;海蟹94.1%,蛤蜊22.5%——93.4%,墨斗魚17.5%——93%,黃花魚15%——45%,對蝦43.3%、小白蝦100%。該菌不耐熱,對酸(醋)敏感(2%醋酸或50%食醋中1分鐘即可死亡) 。
(六)完善記錄管理
食品安全管理的關鍵是看各項制度是否得到切實有效地執行,目的是通過對各種操作記錄提出明確的要求,督促具體操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自覺地執行操作規范和制度,而不論管理人員在場與否。記錄的要求包括1.原料采購驗收、加工操作過程關鍵項目、安全檢查情況、人員健康狀況、教育與培訓情況、食品留樣、檢驗結果及投訴情況、處理結果、發現問題后采取的措施等,都應予以記錄。
2.各項記錄均應有執行者和檢查者的簽名。
3.各崗位負責人或食品安全管理員應檢查核實記錄的內容,一旦查驗記錄時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督促有關人員采取糾正措施,能處理的立即加以處理,不能處理的按崗位職責及時上報。
4.各種記錄應保存不少于2年。目的是便于定期對既往安全狀況進行階段性分析和評估,為持續改進和提高提供參考。
食品安全員,食品安全管理師,食品安全總監報名
1、餐飲流通企業投標
2、審核
3、申請生產經營許可證
4、食品安全員培訓,食品安全管理師,食品安全總監
凡從事農副產品、糧油及制品、乳制品、酒類、飲料、罐頭、肉類及制品,調味品、食品添加劑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主管食品研發、采購、質量、實驗室檢測、安全標準、法律法規及餐飲業集體用餐單位負責人、 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品安全負責人、 大專中小院校托幼后勤食品安全分管領導, 流通監督管理工作人員和各級政府負責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等。
更新時間:2024/7/17 9:10:49